依據史料記載,保生大帝姓吳諱本(音:Tao)(979~1036),字華基,號雲衷、或雲沖,又有吳真人、吳真君、花轎公等尊稱,祖籍福建安溪石門,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農曆三月十五日生於同安縣白礁鄉。自幼聰穎,博覽群籍,過目不忘,尤善岐黃醫術。十七歲得異人引渡謁見西王母,授其斬妖伏魔之術。廿四歲中舉,任御史之職,後來辭官退隱,初隱於漳郡澄邑大雁山,後再結廬白礁故里,海島談經,廣宣聖道洪慈,有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等人,隨吳真人雲游,煉丹救世。祂一生茹素、不婚娶,行醫濟世,救人無數。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在青礁,因修煉得道,鶴駕前來迎接,在鄉親跪地辭送下,白日昇天,享年五十八歲。

  大帝生前流傳點龍眼、醫虎喉等醫蹟。昇天之後,神蹟屢現,保境安民。宋高宗為太子時,受質於金,思歸中原,夜行步月,至崔子廟前,忽有馬嘶聲,俄頃馬至,即飛騎至將干,金兵追之甚急,因大帝顯聖護駕,得以回中原。高宗登基,頒詔立廟,祀大帝於白礁,賜號「大道真人」。又明太祖與陳友諒會戰於鄱陽湖,颶風大作,太祖敗北,大帝現身於雲端,旗幡森布,風反浪回,太祖得以轉敗為勝,為感念神恩,於洪武五年(1372)敕封「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明成祖永樂十七年文皇后患有乳疾,藥石罔效,御醫束手無策。洪熙太子榜求名醫,大帝顯化道士,絲線過脈,治好皇后疾病,成祖贈金,大帝拒收,乘鶴而去。成祖為感念大帝,賜封「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賜龍袍敕造宮殿。大帝醫療惡疾、濟世救人,後世尊為「醫神」。



生大帝俗稱大道公”“吳真人,是中國傳統神話傳說中保佑健康平安的醫神,在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中擁有眾多的信眾,僅臺灣就有數百座保生大帝廟宇,近兩千萬信眾。每逢歲時年節或祭拜吉日,一座座保生大帝的宮廟總是人員輻輳,信眾們燃上一炷香,希望保生大帝保佑家人平安,子女向學,無病無災。海外民眾戲言:員警黑道拜關公,媽祖庇護打漁翁,黎民祭拜大道公
  醫神保生大帝吳夲與瘟君成了同門師兄,千年鬥法。天庭如人間,小人當道,君子被貶,落在下風的瘟君設計挑撥眾神仙向玉帝告狀,說保生大帝管了太多人間閒事,玉帝發怒將保生大帝打入凡間,並下旨交代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把一個品行頑劣的醫官培養成一代名醫,重返天界,恢復神籍。從此,醫神變為郎中,混混成了徒弟,一對神差萬里的師徒開始行走江湖,醫療眾生……
  雖然失去了神力,但成為郎中吳夲的保生大帝仍然醫術高明,充滿智慧。善《神醫大道公》良美麗豪爽潑辣的漁家女三紅成了追隨吳夲的紅顏知己,被瘟君逐出的魔界黑龍白虎也成了吳夲的左膀右臂,……於是,從民間到皇宮,從凡塵到天庭,吳夲帶著師徒四人 和瘟 君鬥智鬥勇。
  瘟君以為害人間為能事,吳夲卻要處處顧及百姓黎民,一個傳播病魔,一個要治病救人,然而吳夲總能後發制人,在行醫用藥上總比瘟君高,在計謀上,也勝瘟君一籌。在這個過程中,頑劣的二舉漸漸成熟了,不僅學會了醫理藥理,也懂得了做人和為世的道理,最終成為一代名醫,並通過了天庭苛刻的考試,吳夲恢復了神籍,二舉也成仙升天。
  瘟君大敗,也被貶為凡人,但他並不善罷甘休,他的野心是練成危蛇星宿大法,魔界人間,唯我獨尊。於是,成為凡人的瘟君和恢復神力的保生大帝再次鬥法,他利用保生大帝新收的徒弟四進、一秀的單純和好勝,重返魔界,打入天庭。就在瘟君即將練成邪惡的大法,一統人魔二界之時,功虧一簣,因為自己的貪心和野心被保生大帝打敗,同時也再次證實:為醫之道,仁心仁術;為世之道,邪不勝正。 神醫大道公(2010) 導演: 劉仕裕|鄭基成 主演: 鄭少秋|郭冬臨|廖家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