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進銘~內聖外王之學

中國上古所傳下之巫史聖人之學,一言以蔽之,實可以《莊子.天下》所謂的「內聖外王」之學來統稱,抑或如《太平經》將之稱呼為「內學」與「外學」。

就像樹木的枝幹花葉,皆是從其種子根本當中生化出來一般,外學或外王之學,也是從內學或內體內證之學而產生。

內學所循行的認識進路,乃是老莊所強調為道日損、塞兌閉目、反觀內照、抱元守一,以至於體證那無窮無盡的生化本源,由是而了知整個宇宙萬物的生化原理。是以又稱為「內聖」、「內經」、「內景」或本體、本源之學。其整個學問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中醫、方士、道士或內丹的精氣神、經絡、關竅、穴位、內景、體內神、內家拳、象數理氣及山醫命卜相等學。

由於萬物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皆是由無形無相、無窮無盡但又涵蘊萬有的本體、本源之道(梵……)所不斷外化或複製而產生,故皆具有同樣的生化原理及基本結構,此結構即是老子或宋明理學家常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物物一太極」。

是故,內外實為一理,皆同樣源自於道或太一,也皆同樣統攝在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精氣神、象數理氣或天地人三才的生化規律及原理之下。「極大同小,極小同大」,由外可以知內,由內亦可知外,老子所謂「不窺牖,見天道」,乃是由內而知外,《易傳》及黃老道家所謂的「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治身與治國同理」之學,亦同樣在說明「天人或內外同一」的道理。現代的科學,也已慢慢發現這個道理。(比如,部分反映整體的全息律,原子內部的結構,與太陽系相似)

在先秦兩漢的易經傳、老莊、孔孟禮記儒學、黃老之學及太平經,都依舊可以看到如是之內聖外王或內外統一之學的範例。

只是,這樣一種統一整體的偉大學問傳統,隨著內體內證之內學的隱晦不明,以及文字、理論、文明、文化的大肆建構及發展之後,早自春秋戰國時期,便開始出現《莊子.天下》所謂的「天下多得一察以自好」,「道術將為天下裂,百家往而不返」的支解現象。此現象,一言以蔽之,即「忘本執末」。

欲重新釐清或建構這門學問,關鍵之處,還是須從釐清內聖之學著手,蓋如上所言,外學係從內學而生,內學不明,外學亦無根、難明,內外亦難以一貫統一。只重外學、不重內學的結果,就會像一棵樹,只重向上生長枝幹樹葉,而不知不斷向下紮根,終必至於倒塌的道理一般。(事實上,一棵樹皆符合自然內外、上下之理,絕對不會只偏重一邊的生長,此即是自然無為的智慧。)

中國傳統的內學,主要是保存老莊道家以降的道教內修內煉傳統。如是的一門學問,在今日科學、科技的探究,已逐漸觸及極大(宇宙)和極小(粒子、量子)的等領域,也慢慢有一些交集及可以相互溝通了解之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