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尚書》洪範篇皇極永恒的思想,到天象北斗七星轉成自然神的信仰,將北極恒星為中樞紫微星宿變成玄天上帝,又明代《北遊記》的描述,三十六官將成為玄天上帝的護法神,一路到今天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將作一探討。


本文重點在於當今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之敘述,內容包括:


1、三十六官將的來歷;


2、三十六官將的名稱;


3、三十六官將的圖像;


4、三十六官將的咒語;


5、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的關係。


 


關鍵字:玄天上帝,三十六官將,皇極,法教科儀,小法


 


一、前言


皇建其極,道厥其中,乃華人宇宙觀與哲學思想的源流,自然界永恒不變所在,以皇極名之,這見茲《尚書》(洪範篇)[1]


殷商時期,崇尚宇宙不變的探討,《尚書》視為是代表作,到西周《易經》,轉成變易的探討。對不變與變的道理,宋明理學家再作詮釋。在宗教旅途上,看天文北斗七星,北斗星被認為是不變的象徵,如天之北斗也是永恒的所在,人格化之後稱之謂北帝。


在道教文化,醮壇空間,三官壇陳列下有:天師(張天師);北帝(玄天上帝),視為左右道法二門的師聖象徵,經典見《正統道藏》的「道法會元」有268卷,已討論良多。


台灣民間信仰宗教興旺,宮廟以玄天上帝為主祀神與配祀神至為普及。傳說中玄天上帝的部將三十六官將呈現也就多采多姿。


本文重點在於當今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之敘述,內容包括:三十六官將的來歷;三十六官將的名稱;三十六官將的圖像;三十六官將的咒語;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的關係,最後以結語作一歸納。


 


 


二、三十六官將的來歷


華人的宗教信仰,神譜是多源的,約略也可陳列如下:


1、           自然之神:地、水、火、風、……自然界可見及的都視為神。山神土治、雨伯、祝融、雷公、電母、風神、……等


2、           概念之神:天空、玄空、宇宙、……想像的概念尊奉為上帝、天公等。


3、           動植物之神:飛禽、走獸、樹木、花草、……都會賦予神格,諸如:四靈獸(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大樹公……等。


4、           偉人之神:歷史上偉大人物,如各宗教教主,諸如:孔夫子、老子、張天師、……等等。


5、           修道之神:因修道成仙,以及歷代祖師,諸如:呂真人、觀音大士、……等等。


6、           地方賢者之神: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諸如媽祖、吳真人、……等。


以上所列不勝枚舉,總而言之,凡認為可保佑平安,有求必應,都被列為奉祀為神尊。近年來社會市場化,昇官發財觀念之下,供奉文昌帝君、五路財神也特別多。


而神格轉化,歷代淵源不一,有來自政治轉化,往昔由皇帝冊封,有者民間感應靈驗需求的供奉,很可能綜合了各種不同的變化而成。玄天上帝信仰就具有多層轉化,從自然星宿神轉化到人格神一路的發展。


有關從天象北極星、北斗七星之首、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星神,到西漢時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象徵北方水神的玄武,結合起來,從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轉換。到宋代改玄武為真武,屢受封號,其信仰才普遍流轉民間[2]。元明朝代帝王對玄天上帝的崇拜,加上民間做靈驗的描述,促進了信仰的傳播。關於這些文獻的討論,本文不用贅述。


本節重點要說明三十六官將的來歷。有一本小說《北遊記》,又名《全像北遊記玄帝出身傳》,全名是《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乃明代萬年間刊行的。《北遊記》中的三十六員,是余象斗塑造的故事。


明代任自垣《大嶽太和山志》記述真武神像從神一十八尊包括:靈官、玉女、捧劍、執旗、水、火、鄧天君、辛天君、張天君、陶天君、龐天君、劉天君、苟天君、畢天君、馬元帥、趙元帥、溫元帥、關元帥等十八尊。其他玄帝故事對部將只描述為「蒼龜巨蛇、六丁六甲,五靈神兵,三十六萬神將」。


《北遊記》[3]的三十六員天將名稱在《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出現了二十六個,包括義勇武安王(即關元帥)、趙元帥、苟元帥、畢元帥、張元帥、謝天君、朱元帥、馬元帥、黨元帥、康元帥、元帥、高元帥、五雷神、田呂元帥(即雨元帥)、劉天君、溫元帥(道元帥)、石元帥、王高二元帥、孟元帥、場元帥、李元帥、副應元帥(即副元帥)、殷元帥、王元帥、鐵元帥等人。


由此可見三十六員天將的來歷與《北遊記》關係密切。明代通俗小說對民間信仰的影響力至為廣大。


有關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來歷的傳說有下列幾種:


1、            玄天上帝收妖說:《北遊記》,玄天上帝收妖的故事。把玄帝描述成修道真人「修煉成道,收妖除魔」,也就是「諦仙」與「回歸」。收回下凡間的三十六員天將,回歸天界。這變成收妖除魔的大護法。


2、            玄天上帝向保生大帝借劍說:故事敘述成玄天上帝向保生大帝借劍,玄天上帝以三十六神將當人質抵押,後來劍未歸還,保生大帝只好留三十六神將為左右陪祀護法神。當今台北市保安宮,正殿主神保生大帝旁供有三十六官將,後殿供玄天上帝只手執七星寶劍,但沒有三十六員天將。


3、            六丁六甲說:六乘六為三十六(6x6=36),以天干中的丁神:丁丑、丁卯、丁巳、丁酉、丁亥。六十甲子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叫六甲。民間信仰認為六丁六甲神將法力高強。


4、            三十六天罡:北斗七星有三十六天罡星。《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為一百零八者,是猛將、部將、好漢。


從以上敘述,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的來歷與玄天上帝信仰關係至為密切。從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拱上中樞紫微,人格化為北帝(玄帝),行走於天上人間的上帝。猶如往昔皇帝需要有護駕將軍,驅魔神將也需要護法衛士,修學道人也需要護關使者。無論是道書、小說、傳說,塑造出三十六員神將,很適合台灣民俗信仰的需求,其來有自。


 


三、三十六官將的名稱


由現成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名稱大同小異,都與《北遊記》中的三十六員天將的名稱有關,但也因各宮廟需求不同也有其增減與變動,將列舉如下:


1、三十六神將雷部諸神[4]


蔣光、鍾英、金遊、殷郊、龐煜、劉吉、關羽、馬勝、溫瓊、王善、康應、朱彥、呂魁、方角、耿通、鄧郁光、辛漠臣、張元伯、陶元信、苟雷吉、華宗遠、趙公明、吳明遠、李青天、梅天順、熊光顯、石遠信、孔雷結、陳元遠、林大華、周青遠、紀雷剛、崔志旭、江飛捷、賀天祥、高克。


2、玄天上帝三十六神將[5]


水火龜蛇二將、趙公明、關羽、雷開、苟畢、廣澤、張健、謝仕榮、華光、朱彥夫、黨歸籍、康席、龐喬、高原、雨田、雷瓊(封為瘟元帥,故有作溫瓊)、石成、王鐵、高銅、李伏龍、副應、殷高、鐵頭、朱佩娘、韋元帥、朱孛娘、王忠、楊彪、劉俊、商偉、師曠、任無別、寧世夸、鄧成、辛江、張安。


3、保安宮三十六神將[6]


紀仙姑、連聖者、五龍官、鎖大將、金舍人、倒海大將、李仙姑、馬龍官、劉聖者、柳大將、唐舍人、移山大將、趙元帥、殷元帥、岳元帥、王元帥、孫元帥、李元帥、必大將、康元帥、溫元帥、咒水真人、鄧元帥、高元帥、勸仙姑(疑為鄞仙姑)、張醒者(疑為張聖者)、拿大將、江仙官、虎加羅、食鬼大將、何仙姑、蕭聖者、捉大將、紅化官、馬加羅、吞精大將。


4、澎湖宮廟三十六官將[7]


康元帥、趙元帥、高元帥、楊元帥、李元帥、辛元帥、殷元帥、岳元帥、王元帥、鄧元帥、五靈官、馬龍官、張聖者、蕭聖者、劉聖者、連聖者、勸仙姑、何仙姑、李仙姑、紀仙姑、移山大將、倒海大將、枷大將、鎖大將、吞精大將、食鬼大將、拿大將、縛大將、必大將、靜大將、馬伽羅、虎伽羅、江仙官、黃仙官、金舍人、康舍人。


5、台南良皇宮三十六神將[8]


紀仙姑(騎鶴)、連聖者(騎豹)、五龍官(騎馬)、鎖大將(騎麒麟)、金舍人(騎獅)、倒海大將(騎虎、海水做傾斜狀)、李仙姑(騎鶴)、馬龍官(騎馬)、劉聖者(騎獅)、枷大將(騎馬)、康舍人(騎馬)、移山大將(騎馬托山)、趙元帥(騎虎)、殷元帥(騎馬,有四手,二手舉日月、二手執弓矢)、岳元帥(騎象)、王孫元帥(騎鹿)、辛元帥(騎獅)、必大將(騎龍)、康元帥(騎馬)、溫元帥(騎獅)、咒水真人(騎馬、有三眼)、鄧元帥(騎牛、人面鳥嘴)、李元帥(騎麒麟)、高元帥(騎馬、舉人體)、勸仙姑(騎鶴)、張醒者(騎麒麟,手握蛇)、拿大將(騎牛,攜逮補牌)、江仙官(騎馬)、虎加羅(騎獅)、食鬼大將(騎麒麟,捉鬼吞吃狀)、何仙姑(騎鶴)、蕭聖者(騎豹,頭部纏蛇)、捉大將(騎馬)、紅化官(騎馬)、馬加羅(騎麒麟)、吞精大將(騎虎,做吃妖怪狀)。


6、福建白礁志三十六神將[9]


正殿兩側奉祀三十六神將,右側十八神將為:康元帥、提大將、辛元帥、枷大將、馬龍官、江仙官、劉聖者、馬伽羅、張聖者、王舍人、李仙姑、必大將、何仙姑、紀仙姑、三郎神、五騎官、文天師、直扶使者;左側十八神將為:趙元帥、楊元帥、食物大將、殷元帥、倒海大將、聞元帥、縛大將、王元帥、鎖大將、玉靈官、黃仙姑、連聖者、虎枷羅、蕭聖者、康舍人、龍大將、托塔天王、陶天君。


 


四、三十六官將的圖像


三十六官將到底是長成什麼樣子,雖然沒有傳承照片,但也有面譜可尋:


1、            古代武將的造型:身材魁梧,高大強壯,大眼濃鬚,戴頭盔執兵器,以馬等猛獸為坐騎。


2、            仙道人造型:古代仙姑服飾;或古代道人服裝。手執拂塵、簫、笛、扇,以鶴等珍禽為坐騎。


即使有傳統的福建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四所宮廟:東、西、南、北這四宮所供的三十六官將,仍現代塑造的或繪在牆壁上,反而比不上台灣各宮廟的莊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