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省電大作戰(三):買冷氣要搞懂冷房能力才是王道
雖說還沒進入炎夏,但最近突然爆熱起來的春陽,也還真讓人吃不消!翻翻大賣場的目錄,已經開始在強力促銷冷氣機了。如果今年有安裝新冷氣機的計畫,建議可以提早開始安排囉!不然等到六、七月「旺季」時才去跟別人搶成一團,一些熱門超值的機型往往有得等,而且排隊等師傅來家裡安裝也挺折磨的。
話說回來,買冷氣時,消費者該先考慮什麼呢?除了窗型、分離式的選擇外,另一大評估重點就是:「你買的冷氣夠不夠用」?所謂的夠不夠用,就是冷氣機的冷房能力是否足夠,因為若是冷房能力不足,那麼壓縮機運轉的時數便會拉高,必然會更為耗電,而且還不一定夠冷;但是如購買太大噸數則形同「殺雞用牛刀」,也是一種浪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好好研究冷氣要買多大才夠用?
這裏我們面臨了幾個單位術語問題。通常我們去買冷氣時,店家都會問你要買幾噸(台語念「棟」),但個噸可不是指冷氣的重量,而是指它可吸收的熱量,說白話一點就是它能在多久的時間內讓室溫降低到指定溫度上,當然噸數愈大也代表冷得愈快。
除了台灣店家常用的「噸」,我們在賣場也很常看到冷氣能力計算單位還有BTU、Kcal/h、W等,這些單位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哪一個數字才能最正確地表示冷氣的冷卻能力呢?
◎ Kcal:
公制熱量單位,表示1公升的水升高攝氏1度所需的熱量。1坪空間約需480 Kcal/h的冷房能力。
◎ BTU:
1英磅的水升高華式1度所需的熱量,為英制熱量單位。1 Kcal≒(約等於)4 BTU,1坪空間約需1,920 BTU/hr的冷房能力。
◎ 台灣噸:
相當於10,000 BTU/hr 或 2,500 Kcal/h(這是「足噸」算法,如1噸=2000 Kcal/h的算法為「虛噸」)
◎ 美制冷凍噸(USRT):
12,000BTU/hr 或 3024Kcar/hr。
◎ W/kW(瓦/仟瓦):
功率單位,也就是熱量單位/時間單位,一坪約需500W(0.5kW)的冷房能力。
◎ EER值:
所謂EER值(Energy Efficiency Ratio能源效率值)就是冷氣產生冷房能力時,所需耗用的電力。EER值每提高0.1千瓦/時‧瓦,即可節省4%冷氣機用電,也就是冷房能力相同,而所耗電力愈少,EER值就愈高,也就代表越省電!
EER的算式為:冷氣能力(單位kcal或kw)÷ 消秏功率(單位kw)
雖然EER值是一個辨識冷氣最好的數值,每台冷氣也都會有,但是有一個小問題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也就是台灣生產的冷氣機,冷氣能力的單位往往用kcal/h來標示,但日本製的冷氣能力常用kw來標示,不管是台灣或是日本廠商都會用對自己有利的數值來計算EER,但實際上1kw=860kcal/h,也就是日本製的冷氣其EER值的計算方式是kw/kw,而台灣製的機種其EER值的計算方式是kcal/kw,大家看到沒?關鍵就在EER值的分子上!
如果是相同消耗功率的機種,用日本的EER值算法可能會比較低,而用台灣的算法可能會比較高,所以在選購冷氣機時,如果是日本原裝機種,要特別注意它的冷氣能力是kw還是已改為kcal,不然數值可能會被誤判哦!
為了讓大家方便計算,我們設計了一個Flash小程式!不過要記得:下載完壓縮檔並解壓縮之後,必須先打開瀏覽器,再來開啟或執行這個Flash小程式...
下載連結:按此下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