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難醫-眾生難渡



相傳,『貴人難醫』是名醫郭玉提出的理論
⋯⋯ 名醫扁鵲也曾提出類似的觀點
後來成為人們熟知的中醫典故和傳說
東漢年間,宮廷御醫郭玉的醫術高超
經常受到皇帝的嘉獎。郭玉雖身為御醫
但見貧苦百姓來求治,他從不拒絕
而且療效極好。但令人不解的是
當他為宮中的達官貴人治病時效果反而欠佳
皇帝感到奇怪,便想出一招︰
令宮中的貴人穿著破舊的衣服
請郭玉來治病,竟然一治而癒
皇帝很不高興,召郭玉入宮問其原因
郭玉答道:「行醫之道必須精神集中
意念專一,治療疾病方能得心應手
而給達官貴人治病先有四難:
一是不尊重醫生的意見,總自以為是
二是生活不規律、不檢點
三是體質弱,難于用藥
四是好逸惡勞
本來有此四難,就已經難以醫治,又加上這些
權貴之人對待醫生的態度常常是盛氣凌人
令人見面便生恐怖之心,所以更是難上加難
就針灸之法而言,本在于心神專注
針刺之深淺僅在于毫微之間。而為貴人治病
常令人心中惶恐不安,手法失度
所以貴人之病難醫也。」皇帝聽後
不斷點頭稱是,後責令宮中貴人改進看病陋習
從此,『貴人難醫』一說便流傳開來





無獨有偶,戰國時的醫學家扁鵲也有類似感悟
扁鵲周遊列國,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于平民百姓
為民眾解除痛苦。扁鵲雖然醫道高明
但看病行醫卻也有“六不治” 的原則:
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
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
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
四是病勢深沉、不早求醫的人不治
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人不治
六是相信巫術、不信醫道的人不治
在《戰國策.秦策》中
就記載著一個扁鵲在醫治秦武王時
斥責其聽信無知之言而遲疑不決的昏庸做法
有一次,扁鵲拜見秦武王
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扁鵲,扁鵲建議及早醫治
可是,秦武王的近臣說:
「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間
即使治療也未必能治好。如果處理不當
還可能會把耳朵搞聾,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話告訴了扁鵲
扁鵲聽了大發脾氣,把針石丟在地,氣憤地說:
「君王既然跟懂得醫理的人商量治病
卻又聽不懂醫理的人胡言亂語
這怎麼能治好您的病呢?
如果用這種法則來管理秦國的政事
那麼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舉動上遲疑不決
秦國很快就會滅亡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