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字經[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凡訓蒙,須講究。
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
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
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及孔伋。
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
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
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
號六經,當講求。有連山,有歸藏。
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

有誓命,書之奧。我姬公,作周禮。
著六經,存治體。大小戴,著禮記。
述聖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
號四詩,當諷詠。詩既亡,春秋作。
寓褒貶,別善惡。三傳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經既明,方讀子。

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楊。
文中子,及老莊。經子通,讀諸史。
考世系,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
號三皇,居上世。唐有虞,號二帝。
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
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
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墮。
逞干戈,尚游說。始春秋,終戰國。
五霸強,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
四百年,終於獻。魏蜀吳,爭漢鼎。
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
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
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

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
梁滅之,國乃改。稱五代,皆有由。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盡中國,為夷狄。明朝興,再開辟。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閹亂后,寇內訌。闖逆變,神器終。
清順治,據神京。至十傳,宣統遜。
舉總統,共和成。復漢土,民國興。
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書,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如負薪,如挂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梁顥,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堂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己仕。爾幼學,勉而致。
有為者,亦若是。犬守夜,雞司晨。

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幼而學,壯而行。
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
光於前,垂於後。人遺子,金滿嬴。
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經(解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剛生出來的時候,性情本質都是很善良的,而這種善良的本性,
每個人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後來因為學習環境及所受的教育不同,
長大後性情就相差得月來越遠了。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教育孩子,他們善良的本質就會受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所以教導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專心一致,才能讓善良的本質發揮出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從前,孟母知道環境的好壞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選擇好的環境來居住。有一次,年幼的孟子貪玩不想讀書,母親知道後非常生氣,
就拿出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剪斷,讓孟子了解,讀書就像織布一樣不可半途而廢。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五代的時候,在『燕山』這個地方,有一個『竇禹均』的人,
對孩子有一套很好的教導方式,他的五個孩子在他的調教之下,
個個都很有成就,也因此得了好名聲。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如果父母將子女生下來,只知道養活他們,而不去教育他們的話,
這就是為人父母的過錯。同樣的,做老師的對於學生的教育,
若沒有盡力教導,這就是老師偷懶沒有盡到為人師的責任。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為人子女的,不學習如何友愛兄弟姊妹孝順父母,這是很不應該的。
小時候在求學的時期,不好好的學習接受教育,等到年紀大了,又能夠有什麼作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玉』如果沒有經過玉匠琢磨,是不可能成為玉器。
就好比一個人若不肯勤奮求學,就不會懂得禮義道德了。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義.
為人子弟的,應該在年少時,多親近好的老師,多結交好的朋友,從中學習做人的禮義道德。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九歲的時候,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先睡進父親的棉被裡,
用身體溫熱被子,再請父親去睡。像黃香這種孝順父母的行為,
是我們為人子女應當要做到的。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吃,這種恭敬兄長的行為,
也是我們為人子弟應該最先知道的。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做人先要學習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其次是學習知識,
及知道算數和認識文字,閱讀各種文章。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一到十是基本數字,採十進位的方法,
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到無窮盡的數字。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什麼叫做『三才』三才就是指天、地、人。
什麼叫『三光』,三光就是指太陽、月亮、星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什麼叫做『三綱』三綱就是君主與臣子之間要講「義」,
父親與子女之間要有親情之愛,夫妻之間要彼此和睦相處。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而這四個季節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循環不已,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四個方位是指東、西、南、北,
而這四個方向都必須以中央為基準,才能決定正確方位。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是用來表示萬物的基本數量組合。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十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
這些都是古代計時的符號。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地球每天繞著太陽不停的轉動,而太陽也繞著銀河轉動,太陽行經的這條軌道叫做黃道。
地球的中央有一條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靠近赤道地帶的氣候最為炎熱。而我國的位置是在地球的東北方。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在中國地理的版圖上,河流直通道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
,這四條河流可以說是我國河流的主要代表。

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在高山方面,我國有五座著名的大山,稱為「五嶽」,
而這五嶽就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讀書人、農人、工人和商人,這些安分守己的良民,都是國家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員。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如果每個人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作為自己處世的標準,
而這五個法則,不可混亂是我們應該遵守的。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路
大地是生命的根源,它使生物成長,有花草、樹木,而這些植物它們遍佈於水中和陸地各個地方。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地球上除了有植物,還蟲、魚、鳥、獸等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空中飛,有的能在地上走。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榖.人所食.
【六穀】是指稻子、小米、豆類、小麥、黃米和高梁,
而這六穀都是人類以維生不可缺乏的主要糧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六畜】是飼養來擠乳,生蛋和供人觀賞用的,什麼是六畜呢?
就是馬、牛、羊、雞、狗和豬等六種牲畜。牠們本來都生長在野外,
後來才被人類飼養在家中。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慾七情具
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相當奇妙的感覺,有內心很愉快的喜;有很生氣的怒;
有很悲傷的哀;有很害怕的懼;有很喜歡的愛;有很討厭的惡;
有內心貪戀的慾。這喜、怒、哀、懼、愛、惡、慾,我們稱之為七情。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我國古代還有所謂的五色,這五色是古人所說的正統的顏色,
包括青色、紅色、黃色、黑色及白色。我們的眼睛很容易把這五種顏色認出來。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酸苦甜辣和鹹味是我們平常所吃食物的五種味道,都能夠用嘴巴分辨出來。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而羊騷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臭味是五種基本的味道,
也是我們的鼻子所能嗅得出的氣味。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古時候有八音之說,是我國古代八種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
什麼是八音呢?它包括由紫竹製成笙器----匏;由黏土製成的瓦器----土;
由皮革製成的鼓----革;由木塊製成的祝歌----木;由玉器製成的磬----石;
由鐵製成的鐘----金;由韌線製成的弦----絲;由竹製成的蕭管----竹。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說到語言的音調,也有四聲之說,即分平上去入等四種聲音。
這四種聲必須得到調和,聽起來才感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從高祖父生曾祖父,從曾祖父生祖父,
再從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自己,
我自己生兒子,兒子生孫子,
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從自己的兒子、孫子一直傳到曾孫和玄孫,
就是古人所說的九族。這就是人們尊卑長幼的秩序,
絕對不可混雜越禮。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父親與兒子之間彼此要注重慈愛與孝順的恩情;
夫妻之間必須和睦相處,夫唱婦隨;
身為兄長的人必須友愛弟妹;而身為弟妹的要恭愛兄長。

長則幼.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年長的人和年幼的人一起相處,
必須注重長幼尊卑的次序,不可越禮;
朋友之間必須以誠相待,相互照顧;
一國之君必須必須尊重他的臣民,愛護他的百姓,
如能做到這一點,臣民們自然會對他效忠。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
我國古代非常注重十義,
認為是每個人都要遵從不可忽地事。
什麼是「十義」呢?
父慈、子孝、夫和、婦從、兄友、弟恭、朋誼、
友信、君敬、臣忠等十種美德。

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
對喪禮也應該遵守五服,什麼是「五服」呢?
就是當父母親去世時,必須穿斬衰的喪服;
伯、叔父去世時,必須穿小功的喪服;
表兄弟去世時,必須穿緦麻的喪服。

禮樂射.御書數.穀六藝.今不具.
孔子講究六藝,認為每個讀書人都該精通六藝,
所謂六藝就是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數學等六種技藝,
本來古代精通六藝的人很多,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只有書法這門學問,
直到現在還是每個讀書人必須修習的課程。
只有先識字,才能去研究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進而研究高深的學問。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我國古代的文字種類很多,
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和草書,
在學習時,一定要把這些文字認清楚,以免混淆不清。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在整個宇宙裡,知識實在太豐富了,
如果你想要廣泛的去學習,那是很不容易也無從學起的事情。
不過,如果能夠大略的做個研究,
還是能夠了解其中基本的道理的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凡是教導綱讀書識字的學童,必須正確的講解義理,
考究事實,不可以馬虎從事。
首先必須讓他們了解每個字的意義,接著再教他們了解句讀,
使他們懂得如何斷點及朗誦。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研究學問一定有起頭的地方,把小學讀完了,
便可以開始念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了。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論語這本書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把孔子或是孔子弟子曾說過的善言善語,記載編輯而成的。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而孟子這本書,共有七篇,
整本書的主旨是在談道德仁義的道理。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孔伋,
孔伋就是子思;「中」的意思是不偏,
而「庸」的意思是不改變。它是一本人生哲學的書。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大學』這本書是曾參所作,
內容則是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四書熟.孝經通.如六經.始可讀.
把孝經和四書研習得十分熟透之後,
便可以開始去研究六經了。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什麼是【六經】呢?
便是詩、書、易、禮、樂、和春秋等六部經典,
記載著各種常識,我們應該仔細的研究、理解。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連山、歸藏漢周易三部書合稱三易。
這三易是用「卦」來詳細說明宇宙間萬物循環變化的道理。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典謨、訓誥和誓命是書經中的篇名,也是書經一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池體.
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公,著作周禮,
將當時輔政的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
以及治理國家的體制都詳細記載、保留於周禮這本書中。

大小戴.註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漢朝的戴德和戴聖兩位學者,都曾為禮記寫過註釋,
已闡述先聖先賢的言論主張,
使得後代的典章制度和禮樂規範有所遵循而完備。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國風是當時俚俗的歌謠詩章,雅有大小之分,
都為朝廷禮儀的正樂;頌則為宗廟祭祀祖先的樂曲,
這幾種詩經的體裁合稱為「四詩」,
因有豐富的內容、真切的情感,
所以實在是值得世人廣為歌詠稱頌的。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但自周天子勢力衰微後,詩經也隨之被廢。
孔子眼見有感而發,想成春秋一書,
書中隱含著對當時政治的稱頌與斥責,
並分辨諸侯各國的善惡行為。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所謂【三傳】就是解釋【春秋】的書,
它們分別是公羊高寫的『公羊傳』,
左丘明寫的『左傳』,穀梁赤寫的『穀梁傳』三書。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把聖賢所作,告訴我們為人處世道理的經傳都熟讀之後,
才開始去讀諸子百書,並且要擇取重點來讀,
牢記每一件事情的因果始末。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所謂的【五子】便是指莊子、老子、荀子、揚子和文中子五人,
它們所著的書稱為『子書』,
在書中他們五人各自陳述對人、對事的看法和主張。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一旦經書和子書都讀熟了,便開始研究歷代流傳下來的史書,
詳盡考證各國朝代的世系,以明瞭其盛衰興亡之因,
從中記取教訓,免得重蹈覆轍。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史書雖然很多,讀的時候要按順序;先讀漢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那是我國第一本史書,記載由黃帝時代到漢武帝時代的史事,內容豐富,有很多歷史故事都出自於此書;然後讀【漢書】, 漢書的作者是東漢的班固,只記載西漢的歷史,不像史記貫通了好幾個朝代,是本「斷代史」。

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再來就讀【後漢書】,後漢書雖然也是寫漢代的歷史,不過它所記載的只是後漢時代的事,由南朝劉宋的范曄所著;最後讀晉朝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三國時代魏、蜀、吳的激戰、鬥智故事,還有桃園三結義裡的英雄們,都是書中的主要人物,後來,明代羅貫中就是根據三國志,寫了一本家喻戶曉的小說----「三國演義」。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讀的時候要多查證其他的經書,以及資治通鑑,這樣就能更了解了。

讀史書.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讀歷史應該更進一步去翻閱其他歷史資料,讓自己融會貫通,對古往今來的事就像親眼看見一樣。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為了讓學問更精進,所以讀書不但要口中大聲朗誦,同時也要在心中反覆思考。日日夜夜都把新放在這些書上,將來才有所成就。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以前孔子是非常好學的,連年紀比他輕的神童,他都他請教。連古代的聖賢都可以做到,何況是現代的我\們。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周朝宋國的趙中令---趙晉,也是位好學之人,他天天手不釋卷的讀著論語,即使以當了大官,仍然是勤學不倦。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漢代的路溫舒則將尚書抄在蒲草編織的席上閱讀,另外公孫弘把春秋刻在一片片的竹片上,他們都沒有錢買書,可是仍不忘要勤勉向學。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晉朝的孫晉將軍頭髮以繩子懸在屋樑上,戰國時代蘇秦則用尖利的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振精神讀書,也正因此,奠定他們成為大人物的基礎。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晉朝的車胤用紗袋裝著螢火蟲,藉其微弱的光來讀書,而孫康則打開窗戶,利用月亮照在雪地反射的光閱讀,利用月亮照在雪地反射的光閱讀,他們的家境雖然相當貧窮,可是卻能堅持到底,努力而不半途而廢。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漢代朱買臣每天砍柴、背柴,仍不忘讀書,而隋朝李密為人放牛時,也隨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準備閱讀。雖然環境是如此艱苦,但他們求學的毅力仍然不變。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蘇老泉是宋朝蘇東坡的父親蘇洵的外號,他二十七歲時仍認識不了幾個字,直到哥哥重了科舉考試,作了大官,才開始覺悟自己的不學無術。從此便專心的研讀,進一步改掉以往遊手好閒的習性,整日語書為友,閉門苦讀,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了宋朝的大學問家,尤其受到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肯定。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像蘇洵年紀一大把了,仍不嫌晚的立定志向讀書,而我們這些年輕人在剛求學時,更應該把握時間用功讀書,才不致於到了年老時後悔莫及。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宋朝的梁灝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參加考試,可是年年落榜,雖然考了無數次,卻一點也不灰心,梁灝的兒子也是一位好學之人,考中了狀元之後,梁灝更許自己一定要考上狀元。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八十二歲那一年讓他考上了狀元,當皇帝朝見他時,他的表現絲毫不遜於年輕的狀元,所以深得別人的讚賞。梁灝對於自己已滿頭白髮得高齡考中狀元,一點也不引以為意,因為他終於達到了目標,完成了心願。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如梁灝這這般老的人還能完成志向,使大家稱嘆奇特,而我們這些年輕人更應該立定志向,及早用功讀書才對。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詩.
祖瑩是北齊的人,八歲的時候,就能背誦詩經及尚書一類的書。由於祖瑩整天手不釋卷的用功讀書,常常連覺也不想睡,他的父母心疼之下,只好把家中的燈火藏起來,不讓他讀得太晚。好學又聰明的祖瑩,便在父母親都睡著後,拿出自己預藏的火種來照明,為了不讓父母看見,他還拿衣服把門窗遮住,為的是要安心讀書。祖瑩有一次讀得太晚了,竟睡過了頭,醒來時已誤了上學的時間,便匆匆忙忙去上學,正好輪到他上台講尚書。這時他才發現帶錯了書,可是祖瑩很鎮定的把尚書的內容背了一遍,不僅快,而且一個字也沒有錯,令在場的同學都吃了一驚。他長大以後果然在朝中擔任秘書及著作郎的工作,這個成就是他用功換來的。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唐朝李泌七歲便能以下棋為題而作詩賦,他們兩個的才智高超,頗受當時人們讚賞與欽佩,而你們現在正值求學之初,便應該以祖瑩和李泌為榜樣,效法他們的行為。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蔡文姬不但喜歡唸書,甚至可以從琴音之中辨認將有不尋常的事要發生;謝道韞因很會吟詩作對,所以非常受到謝安的讚賞。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像這兩位女子一個精通音樂,一個擅長詩賦,都是如此優秀聰慧,身為男孩子的,更需自我好好警惕,積極充實,才不會落於他人之後。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做正字.
唐玄宗時劉晏以小小七歲的年紀,被認為是神童,而且被推舉為正音官,其名聲一直流傳至今。

彼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
劉晏當時年紀雖幼小,但卻已擔當國家官吏,所以,只要想成為名揚天下的人,自我期許、勉勵,且奮發向上,必然是可以像劉晏一樣有所作為。

犬守夜.雞思晨.茍不學.曷為人.
狗在晚上會替人守夜,雞在早晨為人報曉,人如不學習技能,哪有資格稱為人呢?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蠶吐絲可以用來作衣服,蜜蜂釀的蜜可以食用,人如果不懂學習,連這些小動物都不如了。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小時候要多學習,長大後要知道去做,對國家盡力,替人們謀求福利,。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如此,就能有好的名聲,可以使父母館感到榮耀,光耀祖先,還可以造福後代子孫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
有些人為子孫留下大筆的錢財,我只是教導子孫研讀經書,明白事理。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勞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要時時勉勵自己,勤學用功才是。


參考資料~轉載~~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九蓮慈聖宮 的頭像
    九蓮慈聖宮

    九蓮慈聖宮的部落格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