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中壇元帥
本宮的開基三太子
「哪吒」─這個名字很特殊,並非是中國的名字,原來「哪吒」這位人物,是由西域傳到中原來的,而「哪吒」這個名字也是翻譯名。在明代中期以前,大都寫成「那吒」,直到明代中期,才因「類化作用」而被寫成「哪吒」。
至於「哪吒」這位人物的源起,可以遠從五代隋唐時期說起,當時的中國崇尚佛教,於是朝廷請佛教僧侶開始大量的翻譯佛經,而「哪吒」就是隨著翻譯密教佛經的方式,輾轉傳到中國。
根據翻譯的密教佛經中記載,哪吒是北方天王的兒子,由於北方天王是一位護法神,所以祂的兒子─哪吒的身分,當然也是護法神。在密教佛經中,對於哪吒的介紹並不詳細,一直到了唐朝,由於當時的國力鼎盛,皇帝積極向外征戰,因此,也使得「天王信仰」開始流行於民間。「哪吒」這位人物,就這樣才漸漸地為大家所熟悉。
到了宋代,小說中記載「哪吒」的主要職司,是為了保護佛教僧侶,但是,宋代社會崇尚道教,由於道教著重在壇法與咒術方面,與「哪吒」在密教中的身分相契合,因此,「哪吒」這位神祇就為道教所吸收,轉而成為具有降妖伏魔、驅邪避凶等神格的道教神祇。
元明時期,開始大量出現以哪吒作為主角的地方戲曲及小說,長篇的章回小說發展到明代,內容及結構已經相當成熟,加上明代皇帝崇尚方術、沉溺神道。因此,明代開始大量湧現以「精靈、神怪」作為主角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以及《西遊記》等小說也是屬於這種體裁的書籍,同時,這些小說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之下被創作的。一般而言,比較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哪吒故事也是記載於《封神演義》及《西遊記》中。
由於受到明代神魔小說的影響,從明代後期之後,「哪吒」則轉變為受廣大民眾膜拜的神祇了。
中壇元帥真經
奉請 聖神仙佛在天台。普發仁慈降下來。恩眾志心虔拜請。祈求賜福與消災。
開經偈 太上寶光靈珠兒。諭旨三年餘降世。太乙臨渡練金光。乾元山上學玄機。興周滅紂領先鋒。中營主宰顯大同。孝行以身還雙親。感應濟民滿天施。
恭請 中壇元帥寶誥志心皈命禮(三稱)玉皇上帝。靈珠降世。位鎮先天。中營主宰。統轄神將。法力無邊。通廣廣大。本領非凡。手提金槍。紫燄蛇牙。火炎金槍。風火輪踏。乘風御雲。遍刻雲煙。混天錦綾。乾坤圈囊。驅逐妖魅。除魔擒怪。聖域翠屏。立庸奉祀。保佑亥日。肅清邪精。群魔咸悚。點醒萱願。神威赫濯。求病霍然。福澤萬民。聖恩廣被。雨露綿綿。大賜吉祥。功參太極。萬世頌焉。盡忠真孝。惠德至仁。雍正人倫。真元顯應。下凡監壇。專理壇務。處世流芳。釋證望重。係被稱為。太子之名。沙門天王。玉皇駕前。中壇元帥。真孝忠勇天尊。 中壇元帥真經
吾是玉皇靈珠兒。上帝命我下凡塵。降生陳塘關總鎮。三年六月始出世。於母坐胎三季餘。一粒肉球如玄機。雙親見此喜猶疑。未知懷我是妖精。肉球破開靈珠兒。出世能言自善走。神清氣魄異常人。本是上界降魔星。太乙恩師為我渡。乾元山頂金光洞。金光洞裹鍊金剛。七歲能開乾坤弓。手提紫燄蛇牙寶。腳踏金霞風火輪。豹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元始天尊賜金箍。被此置在八卦爐。因有金箱行濟世。天兵天將來保護。神通廣大勢披風。遨遊東海碧浪中。上天身展逞威勇。白雲山上射妖童。下海鎮壓龍王宮。九曲河內戰蚊龍。驚天動地烈轟轟。削身刻骨報爹娘。夢醒慈母訴苦恩。為孝骸肉情斤斤。哀求老娘建廟堂。福德安民然也真。慈親樹廟於翠屏。代我真緊裝金身。恩師愛惜情重重。計議入廟早歸神。四方善信求解恩。庇佑庶民日日興。奈因父親看不解。折宇廟堂實可憐。人人惋惜未得近。從孝不能為眾人。德報三年成正果。師尊蓮化吾全身。幸得化身再臨世。報答恩師老仙家。盡忠真孝正人倫。仁義禮智普天下。爾時。太上老君說三太子妙言。哪吒是上帝靈珠寶。 金闕老 君令。降世下凡塵。誕育陳塘關。坐胎三季餘。肉球落土時。本是降魔星。雙親喜又疑。俗稱無價寶。世人疑是精。能言也能走。破開乾坤兒。排行三太子。溯號名哪吒。降生時帶鐲。腰纏錦綾羅。太乙真人令。靈鎮乾坤山。珠啟金光洞。玄機妙法藏。手授金光圈。足登風火輪。降多諸妖魅。不畏惡剎侵。七歲時逢暑。洗澡九灣河。未諳隨身寶。東海忽興波。夜叉來巡邏。交鋒削身無。龍王聞此怒。直奏大天尊。太子朝門侯。同回稟父王。祈赦求雙親。罪孽兒自當。還親呈骨肉。免惹父母愆。靈魂無處安。感師夢托母。代兒築行宮。聖駐翠屏山。英靈多顯赫。蔭佑萬民康。祈福隨時至。求財即有希。禱病早痊癒。安康慶有餘。天機原註定。太乙真人臨。採蓮并荷花。顯化變人身。命徒歸洞府。玄機妙法傳。上天如閃電。人地急如雷。扶周皇圖演。金蕩鞏固先。中壇元帥封。運協愛國編。神仙本無種。封神志可擁。真人勿上得。處處為仙宮。奉勸早修先。只怕心不堅。實地修正果。紅紗會眾仙。皈 ( ㄍㄨㄟ )命 金闕 ( ㄑㄩㄝˋ )內殿中壇三太子元帥天尊(三稱)太乙真人讚曰。三太子是靈珠兒。降世下凡得仙機。真修真練歸仙洞。佐周滅紂顯其時。姜相擁負封神榜。中壇元帥做先鋒。父子相逢歡聚會。兩兄陣上喜相逢。天倫樂敘歸周室。精忠義氣志無彊。除奸滅惡人之本。青史芳名萬古揚。自古唐虞稱盛事。寰中老少樂堯天。農夫勤苦喜早起。學得舜帝力耕田。積谷千倉防饑寒。豐衣足食感蒼穹。養兒待老依晚計。老來無靠更可憐。惜孤憐貧因果報。修功立德種心田。世人若有遵聖訓。他年世代子孫昌。教子多方時時訓。助家創業日日勤。願為世人多作德。上蒼賜爾福無窮。孝順還生孝順焉。忤逆之人不可綿。不信觀看簷前水。點點滴滴無差仚 ( ㄒㄧㄢ )。奉勸善男信女們。急急回頭脫苦海。囑咐經訓誠心聽。太子元帥顯經章,虔誦中壇元帥經。嚴明三綱重五常。虔誦中壇元帥經。延年益壽福綿長。虔誦中壇元帥經。文思大進立聖賢。虔誦中壇元帥經。考試高中姓名揚。虔誦中壇元帥經。干戈永息樂昇平。虔誦中壇元帥經。勤耕力種足豐盈。虔誦中壇元帥經。財源滾滾富陶朱。虔誦中壇元帥經。國泰民康享長生。虔誦中壇元帥經。本命元神賜真靈。虔誦中壇元帥經。家宅清吉猶安祥。虔誦中壇元帥經。三從四德要端莊。虔誦中壇元帥經。堂上椿萱真光榮。虔誦中壇元帥經。書生邁進頂祥雲。虔誦中壇元帥經。年幼未識莫思真。虔誦中壇元帥經。臨危劫數盡消除。虔誦中壇元帥經。諸魔妖魅自滅盡。虔誦中壇元帥經。瘟疫染疾得快治。虔誦中壇元帥經。十二宮中運通行。虔誦中壇元帥經。人來祈福即有時。虔誦中壇元帥經。諸般營謀得稱情。虔誦中壇元帥經。作物無災大營運。虔誦中壇元帥經。魚業舟船好前程。虔誦中壇元帥經。遇颱濛浪盡克平。虔誦中壇元帥經。婦孺神清必安寧。虔誦中壇元帥經。老邁強健好依靠。虔誦中壇元帥經。人人快樂事業榮。虔誦中壇元帥經。延壽長保盡康亨。皈命 玉皇駕前中壇元帥真孝忠勇天尊(三稱)三太子元帥。聖駐翠屏山。英靈多顯赫。佐姬稱聖將。封神周朝經。滅紂逞先鋒。匡扶皇圖運。衛國保安邦。親歷金蕩劫。三萬八千關。驅除妖魅精。世界遍十方。濟玄廣立宮。願此經德義。萬古垂留芳。狙豆馥馨香。皈命 元帥府錫福降禎祥(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