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為本人部落格文章跟大家分享
http://tw.myblog.yahoo.com/jeng-507/article?mid=666&next=489&l=f&fid=13
北部正一派道士皆稱道法二門,[道]為江西龍虎山正一天師道,而[法]不論三奶派或法主公派多半皆屬福州閭山派,相傳閭山派開基許真君著名東晉道士許遜,字敬之,祖籍今河南汝南,家江西省南昌,許遜學道於吳猛,舉孝廉,拜旌陽令,治政謙廉,遂有許旌陽之名,後因晉室紛亂,棄官東歸,遨遊江湖,曾自言遇上聖傳[太上靈寶淨明法],有斬蛟除妖的道法,道法高妙,聲聞遠播,時求為弟子甚多,東晉寧康初于洪州(今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雞犬升天,年136歲,許真君信仰晉迄唐始盛,歷代奉祀,江西等地奉祀尤虔,並與張道陵,葛洪,薩守堅,並為道教四大天師,東晉孝武帝授與[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之職,宋徽宗追封[神功妙濟真君],福州人會為許真君建立祖殿在於,據[中國人名大辭典](此為大陸方面的書籍)記載:許遜棄官東歸,曾帶領十位(*註一)高徒到福建除毒蛇猛獸,而且許真君師承吳猛,吳猛又師承丁義,丁義是晉代閩北建甌人,因此許真君與福州自然是有淵源,其高徒代代相傳以許真君為鼻祖,稱[閭山大法院],奉真君為閭山教主,台灣亦稱[感天大帝]
近期看了親人福州帶回來的一本[福州閭山文化]一書,書中探討許多福州閭山信仰,其中有許多學者分別寫了不同文章,申述個別主張,探討了一個滿有趣的主題:閭山究竟在何處??不同學者皆有不同看法與解釋,稍後整理說明
閭山這名稱在福州民間帶有深厚神話色彩,清乾隆嘉慶時期人[何求]著有一本福州方言小說[閩都別記],第二十回<杞蓮能言書堂結縭,靖姑避婚閭山學法>裡頭寫,
金甲神曰:吾乃大士護法神,汝不願嫁,去閭山學法可好嗎?.......
靖姑答曰:正合弟子之意,不知閭山在於何處?
金甲神曰:至前山,自有門可入,吾在空中引護,言迄不見,靖姑便向前山而行,至石岩邊,
有二人突出攔問曰:小嬌嬌,何處人士,今欲何往?
靖姑曰:吾乃下渡陳靖姑,去閭山學法
那二人曰:閭山門在水底,凡人安得入?............
蓋閭山原在龍潭,番船浦一帶,長江環住,與天寧寺對峙,那江在閭山麓下,潮汐通舟,並無大橋,法門在於都市,來學法者接踵,許真人非誠不納,非緣不收........一座大閭山竟被杵臼搗沉水底,變為長江,那長江變幻陸地,第二十二回記載,閭山門在水底,靖姑見江畔一岩洞,額有字,勒[閭山大法院]五大字,遂入
此記載即為閭山的第一種說法,帶有濃厚的傳說,此說法解釋了福州民諺[沉閭山,浮南台],浮南台指的是越王山,今大廟山,據學者李鄉瀏先生根據[福州地方志]記載考究,(一些地理位置,山川河道的歷史變遷,不多加記述)認為閩都別記記敘閭山和大廟山的背景材料非憑空編造,而是符合福州地理變遷及閩江河谷更改的史況,因此閭山門即在閩江底,此說法為傳說中的閭山
第二種說法即是地理上真實的閭山,原名微閭山,又叫無慮山,醫巫閭山,閭山成為歷代醫巫嚮往之地,[金遼志]記載,山以醫巫閭為靈秀之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閭山在遼寧省北鎮縣西四十里,閭山漢代書籍上屬幽州轄管之地,北鎮在周朝列為全國五大名鎮之一,閭山在遼寧南部最高峰897米,在舜帝時代授封天下十二大名山之一,閭山最早見先秦文獻中:東方之美者,有醫巫閭之旬圩琪焉,許真君與其高徒在閭山修練,再至福州除害,此說法為地理上的閭山
第三種說法為時代誤傳的閭山,據江西地方志記載,民間把許遜神化後從旌陽縣移到了"江州府閭州正堂"閭州屬江州府,晉代時設江州,治所在江西廬山下九江,東晉時江州府與閭州正堂管轄江西與福建兩省,說明當時福建跟江西廬山下江州府的閭州有十分密切關係,據江西省[都昌縣志],<卷三十四宗教>記載:晉代名道士許遜,縣人有熱心慕道者,棄家求道,入廬山,後成廬山道教名師,[龍岩州志]記載:北宋末,張慈觀(法主公)的師兄弟曹四公,往廬山,遇異人授以御妖止厲之方,因此閭山當指江西廬山,許遜學道於廬山,傳至福州加上方言諧音,以及廬山屬閭州,便慢慢誤稱為閭山
總結此三種說法學者各自皆有依據,不過依我本人還是比較相信代三種說法,這也是目前普羅大眾較能接受的說法,第一種說法過於傳說神話,[閩都別記]為一本小說,主要內容為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傳奇故事,據身福州耆老曾對我說過,他小時候住福州臨水宮舊址旁,當時各家經濟不富裕,廟會過節請不起大戲,便改找說書人來廟埕說書,而多半就是說福州陳靖姑的故事,也就是依閩都別記為藍本,這就如同三國演義並不能當作三國歷史來看是一樣的道理,第二種說法或許可信,遼寧閭山是醫巫之山,很適合學道之士修練,但對我來說有一點感到不合理,東北遼寧離沿海福建相距甚遠,閭山道法廣為流傳,那為何在東北遼寧卻似乎沒有閭山派道法,每個學成的道長似乎都要千里迢迢到江西福建來除惡,好像有點說不通,而第三種解釋,符合晉代州縣,又符合許真君的江西人棄官東歸應當就是回到家鄉,也提道當時江州福建皆同管轄,說明了為何福建地方為何會如此流傳閭山派,當然此為個人見解!
*註一:[江西省新建縣志]<卷三十二宗教人物>記載,許遜在西山建立一座淨明壇,修練道法,挑選時荷、甘戰、周廣、陳勳、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十個弟子,此十人再加吳猛,許遜,稱為十二真君
參考資料文章作者:福州閭山文化--主編:林祥彩
福州許真君祖殿歷史文化--劉湘如,林祥彩,張永明,鄒恒如,
福建道教淨明閭山派源流考--王祖麟,王光輝,
閭山在何處--李鄉瀏
PS.歡迎參考,如引用請註明來源!!
公告版位
- Oct 02 Sat 2010 21:48
閭山派之[閭山]究竟何處?
閭山派之[閭山]究竟何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