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太歲 道教總廟三清宮


太歲(又稱太陰、歲陰)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起初,由於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所以上古的觀測者為了方便起見,便假設了地面之下的一個星體「太歲」,其運行方向與歲星相反;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


《續文獻通考·郊社八》:「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


古人將周天分成12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而地支又與生肖相對應,所以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子,屬於該生肖之人,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需要前往寺廟祭拜,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早期安太歲只要在家裡自行安奉,後來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所以才將安太歲的活動交給寺廟代辦。台灣地區自近年來各地寺廟每年於新春期間均有為信徒安太歲。


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云『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大凶之神了。


民間習俗認為年神之中以太歲為首,乃人類本命歲神,太歲為人君之象,主掌人間一切禍福,而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之為值年太歲。值年太歲專責司察人間善惡,並記錄每人所做善惡行為,以年支定太歲《黃帝經》曰:太歲同者為犯太歲。


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各有姓名,傳了千年之後,太歲之名因種種原因出現了音相近字不同或字形相似但音不同者,各家版本,請參考本網頁。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名稱  







編號


一般常用


其他版本








































































































































































































1.



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



金辯 金赤



2.



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



陳枋 陳林 陳秦 陳素



3.



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



也有與丁卯年對調



4.



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



也有與丙寅年對調



5.



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





6.



己巳太歲郭燦大將軍





7.



庚午太歲王清大將軍



王濟



8.



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



李熹



9.



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



劉玉



10.



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



康忠



11.



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



詹廣 誓廣



12.



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



吳保 伍保



13.



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



邵嘉



14.



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





15.



戊寅太歲曾光大將軍



曾先



16.



己卯太歲龍仲大將軍



龔仲 伍仲 方仲



17.



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



重德 重祖



18.



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



鄭祖 鄭祖



19.



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



路明



20.



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



魏明



21.



甲申太歲方查大將軍



方杰 方公



22.



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



蔣耑



23.



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



向般 向敏



24.



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





25.



戊子太歲鄒鏜大將軍



鄒鐺 郢班 鄭鏜



26.



己丑太歲潘佐大將軍



潘佑 潘信 楊佑傅佑



27.



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



鄔柏



28.



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





29.



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





30.



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



徐華 徐舜 時單



31.



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



章嗣 張詞



32.



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



楊賢



33.



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





34.



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



唐傑 康傑



35.



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





36.



己亥太歲謝太大將軍



謝壽 謝燾



37.



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



盧超 盧起



38.



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



湯信



39.



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





40.



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





41.



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



李成 呂誠



42.



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





43.



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



文折 新祈 艾析



44.



丁未太歲謬丙大將軍



伍炳 僇丙



45.



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



俞誥 俞昌 俞志



46.



己酉太歲程寶大將軍



程實 程寅



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