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建醮也稱打醮,所謂「醮」,古時候的原始意義是「祭神」,
道教盛行後,稱「 僧道設壇祭神 」爲醮。自南北朝開始,
歷代朝廷大多有建醮的祭儀,尤其盛行於元、明兩代。
醮的最大作用是保境祈陽、許願酬還。 建醮祭典一般是定期舉行,
三年舉行一次,有「三年一届醮,十年一届景」的説法。依古文獻紀錄,
大致上建醮通常有三個主要程序:即開醮、正醮、完齋。不過,因時因地的關係,
目前在台灣的建醮大典已經有了許多改變。你所提的「通誠正醮」是在最後程序上就是一個例子。
而關於「通誠正醮」是一種莊嚴的稱謂,原本稱為正醮即可,
但為了對神明表達敬畏與建醮者的誠意,便習慣而尊重性的稱作「通誠正醮 」。
打醮期間,信仰區内「封山禁海 」,全面齋戒,在誦經法會⋯⋯普度亡魂之後,
始能開戒,乃至滴酒不沾! 通常正醮儀軌有三日時間(台灣各地似乎不盡相同),
期程序大致是: 一、首先啓人緣榜,把登記著有份參加建醮者名字的人,將其名榜貼示出來。
二、是祭神,並爲巡遊(遊行)的麒麟、獅子點睛。
三、接著是遊景,即巡遊隊伍有舞龍、舞獅、舞麒麟,還有由小孩扮演古代人物巡遊的飄色。
四、最後一日晚上,舉行「祭大幽」儀式,對無主孤魂作出超度和分衣施食。
先是道士替亡魂超度,所做的儀式包含了打開地府之門,將亡魂集中在壇前,
點化亡魂不要再眷戀凡塵俗世,並將其超渡,使他們可以早日輪迴。
其實「完齋」才是建醮最後的程序,不過由於儀式已是尾聲,
只是將請來醮棚的神明送回原來的地方而已,因此一般人不大會注意到這個過程罷了。
「醮」本指古代的祭祀儀式,東漢道教創立之後,醮成為道教祭祀儀式的名稱,
並發展出內容豐富、門類眾多的醮儀。「醮」又常與「齋」聯稱為「齋醮」,
齋指祭祀前的潔淨身心和齋戒。醮儀與齋法相互補充,組成道教祀神的齋醮儀式。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長期以來,它與民間信仰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因此齋醮儀式也在民間信仰活動中被廣泛採用,並產生了許多流變。
中國民間信仰的特點是地域性,亦即各種信仰因地區而異。福建南部通稱閩南,
是一個頗具文化特色的地區。本文通過對閩南民間信仰活動中醮儀的描述,
試圖探討醮儀在特定地區的演變,並兼及民間建醮過程中有別於正規道教的表現。
閩南人的祖先大部分來自中原,因此閩南文化是中國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交匯與融合。
但「從福建民間信仰的發展線索來看,它主要是南方巫覡文化的產物,從漢代迄至清代,
閩人一直有『 信巫尚祀 』的傳統」。隋唐兩宋時期,閩人創造了數以千計的神靈,
其神靈崇拜大體可分為六類:巫道、禪師、鄉賢、清官、醫神和母親崇拜等。
「從閩人的民間信仰來看,它屬於多神教系統,多神教使閩人產生多元文化觀,
並形成『兼容並蓄』的文化性格」。閩南民間信仰活動中醮儀的繁雜多樣,
正是這種文化性格的表現。更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