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俗話說「聽某嘴,大富貴」,對81歲的「三伯仔」陳源沂來說,富不富貴已不重要,他實踐老伴陳王惠麗的遺言,才是行大善的開始。



年年救濟低收入家庭



農曆年前,他總會透過高雄楠梓區公所發放約40萬元救濟金,給舊部落8個里100多戶的低收入家庭,10年如一日,之前的私下捐款更是不計其數。陳源沂夫婦鶼鰈情深的善行,讓區長施維明與民政課長盧雪紅為之動容,他們說「不輸台東的菜販陳樹菊」。



陳源沂出身台中農家,排行老三,楠梓地方人士尊稱他「三伯仔」,18歲喪母、20歲喪父。民國47年,南下高雄開設瀝青石化工廠創業,7個子女都有不錯的成就。



陳王惠麗是高雄縣人,婚前常義務幫弱勢者縫製衣服,當鄰長20年間,只要有急難家庭,她總默默行善,需要3、5萬的捐款,夫妻倆就商量,「阮兩人看到艱苦家庭會心酸」,陳源沂說。



陳源沂說,16歲時剛好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軍空襲台灣,一顆炸彈落在他家,所幸沒有爆炸,否則全家必死無疑,從此父親告誡10名兄弟姊妹及時行善。



老伴病重 遺言不忘弱勢



10年前,陳王惠麗病重住院,留下遺言說她名下數百萬元存款扣除醫藥及喪葬費用後,要全部濟助弱勢者,「三伯仔」紅著眼眶說「妳放心,沒問題」,希望老伴一路好走。「三伯仔」心無罣礙實踐老伴遺言,行善彷彿將分隔陰陽的夫妻,再度牽引在一起,「三伯仔」常感覺老伴還在身邊。



於是「三伯仔」發願,只要弱勢家庭有需要,必隨時奉獻,「三伯仔」樂善好施也讓高縣觀音山一帶的水果菜販津津樂道,「三伯仔」是農家子弟,知道他們的辛勞,每次登山,一定一攤攤買,再大包小包帶回家分送鄰居。



好名聲 詐欺集團覬覦



不過,「三伯仔」的名聲也引來詐欺集團覬覦,2度打電話恐嚇,所幸鄰居及時解圍,不再騷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