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34117_723471317680034_1139761165_n (1)   

玉皇三公主--馬氏真仙--三顯真仙

            傳說馬氏為古桃源驛(即今永春)馬文忠之女。15歲時,鄉間瘟疫四起,馬小姐偕嫂上馬德山結廬修道,採藥為鄉民治病,藥到病除,鄉人以為神。17歲時,馬文忠為奸臣陷害,馬小姐到巖下掏蜜洞取石乳十八擔,上京獻蜜,為父鳴冤,皇上嘉許其忠孝,封她為和豐公主。後皇上欲替馬小姐招駙馬,馬小姐請父親自焚府第,遁跡他鄉,自己與嫂子悄然坐化。皇帝聞訊感歎不已,下旨建馬氏廟,將馬氏肉身裝佛奉祀,稱為公主殿。現永春石鼓桃星村,尚遺存馬宅府基及其母白氏墳

 

三顯真仙的來歷

 1278183_246519538828790_737091741_n (1)  

馬公主得道之時,皇帝嘉其忠孝,下旨建廟而顯赫四方。

此第一顯也。
  不久,皇后臨盆之時,不幸難產,宮中太醫束手無策,皇后母子生命垂危。皇上心急如焚,只好默禱上天,祈求母子平安。禱畢未及一刻,只聽的一聲,生下太子,母子安然。禱告如此靈驗,皇帝心想必有緣由,遂問皇后,後曰:當時見一白衣仙女,手捧一杯甘露,令妾飲下,片刻即產太子。妾問仙子仙山何處,但雲馬氏二字,轉眼不見。皇帝知是公主顯聖,此第二顯也。

    又有一回,金鑾殿起火,正當危急之際,忽見一白衣仙女,手執定扇,從雲頭降下,連扇三下,大火即滅。眾宮人急忙跪拜,抬頭時見仙子飄然而去,寶扇卻留在地上。宮人急將寶扇拾起,獻與皇帝。皇帝開扇一觀,有詩一首:父皇收義女,三扇報君恩。百丈仙人府,何勞萬乘尊。皇帝即知又是公主顯聖,龍顏大悅,再下旨用七寶銅鑄聖旨牌,敕封公主為三顯真仙,差官把兩幅金匾送到百丈巖,馬氏身後備極恩榮。此第三顯也。

施琅與馬氏真仙

IMG_0132  

 

施琅(1621-1697)晉江衙口人,清初靖海侯、福建水師提督。1683年即康熙22年,永春民間流傳著施琅四上百丈巖的生動傳說。

托夢

有一年,施琅母親病重,施琅四處問藥都未見功效。一日,他聽說永春百丈巖馬氏娘娘施藥普濟眾生,甚是靈驗,托囑妻子照看好母親,自己專程趕到百丈巖,其時天色已夜,當夜在百丈巖住宿,睡中入夢,他夢見馬氏娘娘要他寬心,病十日內即可痊癒,正要問施什麼藥時,天亮了。他急忙披衣到寺堂焚香叩救賜藥,一位和尚急匆匆走過來說:「敢問施主可是施琅大人?」施琅點頭稱是,和尚取出九包草藥,教他如何煎制,頃刻間不見了。施琅急忙忙把藥帶回晉江,如法炮製,服過三貼藥後,母親病已有好轉,再服三貼已能下床,最後服完三貼,母病即已痊癒,一家人十分歡喜,皆稱馬氏仙藥靈驗。

向天燭

施母病好之後,叫兒子要抽時間專程到百丈巖道謝。因當時操練水師繁忙,一拖就是半年。一個暑天中午,施琅躺在屋後龍眼樹下乘涼,不知不覺睡著了,並且作了一個夢,夢中的人事物醒來仍然記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他帶領幾個弟兄,依夢所指,風塵僕僕來到永春,詢問有沒有一座雪山巖,那裡是不是火山口,當得到肯定答覆時,他十分驚訝,同夢裡所說完全吻合。於是他請人在雪山處查找一塊火成岩石,其狀其貌均按夢中所述,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山頂上的一個槽裡找到它,也同他夢中所見一模一樣。

他請來能工巧匠,用木框架好,下山用推,上山用拉。說來奇怪,幾噸重的石頭像聽從人意似的,下坡滾動從不出軌,上坡時忽然變得輕如羽毛,只要幾個人拉便可順利登山。這塊石頭搬動了三天三夜,終於依夢所托登上百丈巖寺。中午時分,石頭不偏不倚下落在馬氏廟前,隨後下了一陣西北雨,將石頭清洗得乾乾淨淨,民工們像洗了一個淋水澡,不斷地歡呼雀躍著。一會兒,雨停了,大家這才看清這塊巨石底部大,頂部小,像一台蠟燭。忽然間,石頂金光閃閃,任憑風吹雨打都不會熄滅。後來人們把巨石叫向天燭,也叫神燭!

現在,向天燭仍然巍然聳立,金光閃爍,成了百丈巖的一處勝景。

1421492_769956056351387_4349155_n  

鎮海石

康熙皇帝要施琅統率水師收復台灣。臨戰前,施琅又來到百丈巖。

當他登上山腰時,猛地看見一隻梅花鹿匆匆向他跑來,四下一望也沒人追趕。梅花鹿在他身邊繞了三圈後,叼起一塊玉石放在施琅手上,然後又繞行三圈,沿山上跑了,一會兒就不見了。

施琅拿起玉石一看,只見眼上穿著一條紅線,似乎佩帶,正面寫一個「海」字,背面寫一個「施」字,他把玉石揣在懷裡,一再揣摸仍不解其意。登上馬氏廟,燒了三柱香,抽了三回簽,仍然不得其解,只見一位和尚告訴他:「海戰時一定要佩帶它」。

一天,水師雲集海上,一聲炮響,千船競發,向著台灣島進軍。施琅不忘把玉石掛在脖子上,緊貼懷裡。鄰近台灣島時,鄭軍萬炮齊轟、萬箭齊發,海面火光沖天。此時突然海浪沖天,海水漫進船艙。施琅一面沉著指揮作戰,一面親自燒了三柱香放在船頭,忽聽「咣啷」一聲玉石墜地,施琅突然明白過來,捧起玉石,高高地舉起狠狠地往水中一擲。說來奇怪,海浪平靜下去,海水碧波蕩漾,水師們一鼓作氣,衝殺過去,登上海岸,打得鄭軍落花流水,最後鄭軍全軍覆滅,施琅收復了台灣。

後來,有人說那梅花鹿是馬氏娘娘變的,玉石是鎮海石,也是鎮妖石。

 

詠百丈巖

收復台灣後,施琅向康熙皇帝繳旨並受到嘉賞。回晉江後,他專程來到百丈巖叩謝,並即興題寫了一首詩《詠百丈巖》:         

          一峰高出插青天,百丈崔巍燭樣傳;真個凌雲為咫尺,不知何代隱三仙。

          登臨已是虛空上,潦倒無非秀佛前。謝得蘇君能醉客,指看桑梓數峰懸。

馬氏真仙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時值中秋佳節,月圓風清,天上適逢蟠桃盛會。天宮眾仙,聚集瑤池,為王母娘娘祝壽。玉皇大帝的第三愛女,赴會路過南天門,忽見人間桃源地界,一道靈光,直上九霄。出於童心好奇,三公主步出天門,細細觀賞,竟留連忘返,觸犯天規(1)。次日早朝,南天門守將上奏玉皇。玉皇盛怒,是時太白金星急忙出班啟奏:桃源地界,將有瘟疫之災,可令三公主下凡,以救百姓,將功補過,了此俗緣。玉皇聞奏,沉吟不語。太白金星知玉皇有憐惜之心。復奏曰:桃林場馬家,累世陰功,可令三公主前往投胎,又令公主之婢,投胎杜家,為馬家媳,與公主作伴。另下旨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暗中保護,則可萬無一失。玉皇准奏。

卻說古桃源驛西去六七里,有馬文忠府第。馬家世代忠良,為官清正,樂善好施。是年三月十七日吉旦,生下一女,端莊秀麗,玉質瓊姿,舉家大喜。其女生時,金光兆瑞,瑛花吐馥,故取名金項,字余玉。馬小姐自小伶俐過人,天文地理,琴棋書畫,無不通曉,尢精醫術。年十三,偕嫂杜氏,上山採藥。行二十里,但見馬德山奇峰插天,祥雲繚繞,松鶴相親,芝蘭競秀,石燭鍾靈,好一派人間仙境!是以留連忘返,遂萌修道之志。
    
馬小姐十五歲那年,鄉間瘟疫乍起,疾病蔓延,庶民遭難。小姐生性慈悲,遂懇求雙親應允,偕嫂上馬德山結茅修道,採藥為鄉民治病,醫術通靈,藥到病除,猶如華佗再世,未經旬日,瘟疫斂跡。鄉民皆以為神仙下凡,非常感激!
    
馬小姐十七歲時,其父受奸臣陷害,含冤入獄。小姐得知,急到巖下掏蜜洞,取得石乳十八擔,領十八壯士,星夜上京獻蜜,為父鳴冤。皇上品石乳如啜甘露,嘉其忠孝,遂赦馬文忠無罪,且冊封小姐為和豐公主。時值中秋,馬小姐忠孝美名,被傳為佳話。
  翌年,馬小姐出落得婷婷玉立,她才貌雙全,皇帝意欲為她招駙馬。馬文忠得知此事,急歸家與愛女商議。公主無心富貴,又恐聖命難違,心生一計,請父親自焚府第,帶領全家遁跡他鄉,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馬公主嫂杜氏,在百丈巖煉成三身(3)化境。是日屈指一算,知聖旨將下,其嫂杜氏,應得蛇形天子地,便讓嫂往東去鎮正穴,並告之曰:若見向天燭火起時,又聞溪流吼三聲,即時坐化。馬公主也沐浴齋戒,寂然登仙。
  是日差官奉旨,來到桃林場,見馬家焚燼,遂上百丈巖訪馬公主。但見祥雲靄靄,神燭煌煌,千鶴拜舞,百里馨香,知公主已成正果,急回朝復旨。皇帝聞奏,感歎不已,遂下旨建馬氏廟,命名公主殿;並將馬氏真身,裝佛奉祀。此事傳開,鄉民震慨,投工建廟,踴躍爭先。馬氏廟建成,海內外遊客結隊參謁,香火日盛,冠絕永邑。千百年來,雖歷經滄桑,然得鄉民保護,現鎮殿的仙媽,仍是馬氏的正身。杜氏仙媽另由鄉民主廟奉祀,取廟名水吼宮,香火千秋不替。
  隱隱青峰畫不成,煙雲來去豈無情?蓬萊三島誰曾適,醉此鶯聲共鶴聲。百丈仙山,人間奇境,傳奇益盛,妙趣盎然。

IMG_01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九蓮慈聖宮 的頭像
    九蓮慈聖宮

    九蓮慈聖宮的部落格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