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網路轉載~~~~
從《尚書》洪範篇皇極永恒的思想,到天象北斗七星轉成自然神的信仰,將北極恒星為中樞紫微星宿變成玄天上帝,又明代《北遊記》的描述,三十六官將成為玄天上帝的護法神,一路到今天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將作一探討。
當今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之敘述,內容包括:
1、三十六官將的來歷;
2、三十六官將的名稱;
3、三十六官將的圖像;
4、三十六官將的咒語;
5、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的關係。
一、前言
皇建其極,道厥其中,乃華人宇宙觀與哲學思想的源流,自然界永恒不變所在,以皇極名之,這見茲《尚書》(洪範篇)。
殷商時期,崇尚宇宙不變的探討,《尚書》視為是代表作,到西周《易經》,轉成變易的探討。對不變與變的道理,宋明理學家再作詮釋。在宗教旅途上,看天文北斗七星,北斗星被認為是不變的象徵,如天之北斗也是永恒的所在,人格化之後稱之謂北帝。
在道教文化,醮壇空間,三官壇陳列下有:
天師(張天師);北帝(玄天上帝),視為左右道法二門的師聖象徵,經典見《正統道藏》的「道法會元」有268卷,已討論良多。
台灣民間信仰宗教興旺,宮廟以玄天上帝為主祀神與配祀神至為普及。傳說中玄天上帝的部將三十六官將呈現也就多采多姿。
本文重點在於當今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之敘述,內容包括:三十六官將的來歷;三十六官將的名稱;三十六官將的圖像;三十六官將的咒語;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的關係,最後以結語作一歸納。
二、三十六官將的來歷
華人的宗教信仰,神譜是多源的,約略也可陳列如下:
1、自然之神:
地、水、火、風、……自然界可見及的都視為神。山神土治、雨伯、祝融、雷公、電母、風神、……等。
2、概念之神:
天空、玄空、宇宙、……想像的概念尊奉為上帝、天公等。
3、動植物之神:
飛禽、走獸、樹木、花草、……都會賦予神格,諸如:四靈獸(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大樹公……等。
4、偉人之神:
歷史上偉大人物,如各宗教教主,諸如:孔夫子、老子、張天師、……等等。
5、修道之神:
因修道成仙,以及歷代祖師,諸如:呂真人、觀音大士、……等等。
6、地方賢者之神:
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諸如媽祖、吳真人、……等。
以上所列不勝枚舉,總而言之,凡認為可保佑平安,有求必應,都被列為奉祀為神尊。近年來社會市場化,昇官發財觀念之下,供奉文昌帝君、五路財神也特別多。
而神格轉化,歷代淵源不一,有來自政治轉化,往昔由皇帝冊封,有者民間感應靈驗需求的供奉,很可能綜合了各種不同的變化而成。玄天上帝信仰就具有多層轉化,從自然星宿神轉化到人格神一路的發展。
有關從天象北極星、北斗七星之首、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星神,到西漢時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象徵北方水神的玄武,結合起來,從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轉換。到宋代改玄武為真武,屢受封號,其信仰才普遍流轉民間。
元明朝代帝王對玄天上帝的崇拜,加上民間做靈驗的描述,促進了信仰的傳播。關於這些文獻的討論,本文不用贅述。
本節重點要說明三十六官將的來歷。有一本小說《北遊記》,又名《全像北遊記玄帝出身傳》,全名是《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乃明代萬年間刊行的。《北遊記》中的三十六員,是余象斗塑造的故事。
明代任自垣《大嶽太和山志》記述真武神像從神一十八尊包括:靈官、玉女、捧劍、執旗、水、火、鄧天君、辛天君、張天君、陶天君、龐天君、劉天君、苟天君、畢天君、馬元帥、趙元帥、溫元帥、關元帥等十八尊。其他玄帝故事對部將只描述為「蒼龜巨蛇、六丁六甲,五靈神兵,三十六萬神將」。
《北遊記》的三十六員天將名稱在《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出現了二十六個,包括義勇武安王(即關元帥)、趙元帥、苟元帥、畢元帥、張元帥、謝天君、朱元帥、馬元帥、黨元帥、康元帥、龎元帥、高元帥、五雷神、田呂元帥(即雨元帥)、劉天君、溫元帥(道元帥)、石元帥、王高二元帥、孟元帥、場元帥、李元帥、副應元帥(即副元帥)、殷元帥、王元帥、鐵元帥等人。
由此可見三十六員天將的來歷與《北遊記》關係密切。明代通俗小說對民間信仰的影響力至為廣大。
有關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來歷的傳說有下列幾種:
1、玄天上帝收妖說:
《北遊記》,玄天上帝收妖的故事。把玄帝描述成修道真人「修煉成道,收妖除魔」,也就是「諦仙」與「回歸」。收回下凡間的三十六員天將,回歸天界。這變成收妖除魔的大護法。
2、玄天上帝向保生大帝借劍說:
故事敘述成玄天上帝向保生大帝借劍,玄天上帝以三十六神將當人質抵押,後來劍未歸還,保生大帝只好留三十六神將為左右陪祀護法神。當今台北市保安宮,正殿主神保生大帝旁供有三十六官將,後殿供玄天上帝只手執七星寶劍,但沒有三十六員天將。
3、六丁六甲說:
六乘六為三十六(6x6=36),以天干中的丁神:丁丑、丁卯、丁巳、丁酉、丁亥。六十甲子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叫六甲。民間信仰認為六丁六甲神將法力高強。
4、三十六天罡:
北斗七星有三十六天罡星。
《大宋宣和遺事.亨集》:
「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為一百零八者,是猛將、部將、好漢。
從以上敘述,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的來歷與玄天上帝信仰關係至為密切。從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拱上中樞紫微,人格化為北帝(玄帝),行走於天上人間的上帝。猶如往昔皇帝需要有護駕將軍,驅魔神將也需要護法衛士,修學道人也需要護關使者。無論是道書、小說、傳說,塑造出三十六員神將,很適合台灣民俗信仰的需求,其來有自。
三、三十六官將的名稱
由現成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名稱大同小異,都與《北遊記》中的三十六員天將的名稱有關,但也因各宮廟需求不同也有其增減與變動,將列舉如下:
1、三十六神將雷部諸神:
蔣光、鍾英、金遊、殷郊、龐煜、劉吉、關羽、馬勝、溫瓊、王善、康應、朱彥、呂魁、方角、耿通、鄧郁光、辛漠臣、張元伯、陶元信、苟雷吉、華宗遠、趙公明、吳明遠、李青天、梅天順、熊光顯、石遠信、孔雷結、陳元遠、林大華、周青遠、紀雷剛、崔志旭、江飛捷、賀天祥、高克。
2、玄天上帝三十六神將:
水火龜蛇二將、趙公明、關羽、雷開、苟畢、廣澤、張健、謝仕榮、華光、朱彥夫、黨歸籍、康席、龐喬、高原、雨田、雷瓊(封為瘟元帥,故有作溫瓊)、石成、王鐵、高銅、李伏龍、副應、殷高、鐵頭、朱佩娘、韋元帥、朱孛娘、王忠、楊彪、劉俊、商偉、師曠、任無別、寧世夸、鄧成、辛江、張安。
3、保安宮三十六神將:
紀仙姑、連聖者、五龍官、鎖大將、金舍人、倒海大將、李仙姑、馬龍官、劉聖者、柳大將、唐舍人、移山大將、趙元帥、殷元帥、岳元帥、王元帥、孫元帥、李元帥、必大將、康元帥、溫元帥、咒水真人、鄧元帥、高元帥、勸仙姑(疑為鄞仙姑)、張醒者(疑為張聖者)、拿大將、江仙官、虎加羅、食鬼大將、何仙姑、蕭聖者、捉大將、紅化官、馬加羅、吞精大將。
4、澎湖宮廟三十六官將:
康元帥、趙元帥、高元帥、楊元帥、李元帥、辛元帥、殷元帥、岳元帥、王元帥、鄧元帥、五靈官、馬龍官、張聖者、蕭聖者、劉聖者、連聖者、勸仙姑、何仙姑、李仙姑、紀仙姑、移山大將、倒海大將、枷大將、鎖大將、吞精大將、食鬼大將、拿大將、縛大將、必大將、靜大將、馬伽羅、虎伽羅、江仙官、黃仙官、金舍人、康舍人。
5、台南良皇宮三十六神將:
紀仙姑(騎鶴)、連聖者(騎豹)、五龍官(騎馬)、鎖大將(騎麒麟)、金舍人(騎獅)、倒海大將(騎虎、海水做傾斜狀)、李仙姑(騎鶴)、馬龍官(騎馬)、劉聖者(騎獅)、枷大將(騎馬)、康舍人(騎馬)、移山大將(騎馬托山)、趙元帥(騎虎)、殷元帥(騎馬,有四手,二手舉日月、二手執弓矢)、岳元帥(騎象)、王孫元帥(騎鹿)、辛元帥(騎獅)、必大將(騎龍)、康元帥(騎馬)、溫元帥(騎獅)、咒水真人(騎馬、有三眼)、鄧元帥(騎牛、人面鳥嘴)、李元帥(騎麒麟)、高元帥(騎馬、舉人體)、勸仙姑(騎鶴)、張醒者(騎麒麟,手握蛇)、拿大將(騎牛,攜逮補牌)、江仙官(騎馬)、虎加羅(騎獅)、食鬼大將(騎麒麟,捉鬼吞吃狀)、何仙姑(騎鶴)、蕭聖者(騎豹,頭部纏蛇)、捉大將(騎馬)、紅化官(騎馬)、馬加羅(騎麒麟)、吞精大將(騎虎,做吃妖怪狀)。
6、福建白礁志三十六神將:
正殿兩側奉祀三十六神將,右側十八神將為:康元帥、提大將、辛元帥、枷大將、馬龍官、江仙官、劉聖者、馬伽羅、張聖者、王舍人、李仙姑、必大將、何仙姑、紀仙姑、三郎神、五騎官、文天師、直扶使者;左側十八神將為:趙元帥、楊元帥、食物大將、殷元帥、倒海大將、聞元帥、縛大將、王元帥、鎖大將、玉靈官、黃仙姑、連聖者、虎枷羅、蕭聖者、康舍人、龍大將、托塔天王、陶天君。
四、三十六官將的圖像
三十六官將到底是長成什麼樣子,雖然沒有傳承照片,但也有面譜可尋:
1、古代武將的造型:
身材魁梧,高大強壯,大眼濃鬚,戴頭盔執兵器,以馬等猛獸為坐騎。
2、仙道人造型:
古代仙姑服飾;或古代道人服裝。手執拂塵、簫、笛、扇,以鶴等珍禽為坐騎。
即使有傳統的福建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四所宮廟:
東、西、南、北這四宮所供的三十六官將,仍現代塑造的或繪在牆壁上,反而比不上台灣各宮廟的莊嚴。
五、三十六官將的咒語
台灣宮廟三十六官將既是護法伺從神,更是收妖除魔的大將,從列名其中的人名,可歸納出幾類組合,及其咒語內容可得證明:
總咒語:三十六員咒、官將咒。
1、三十六員咒:
三十六員大將軍,降魔污穢大金剛。
八臂化身驅邪穢,九天降法龍樹王。
北極真武大將軍,天降天遊二聖者。
高龍興聖併天罡,張蕭劉連鎮四方。
中壇哪吒李太子,統領天兵展神通。
丁辛二將把天門,岳府元帥收妖瘟。
捉縛枷鎖四大將,虎馬枷羅四威尊。
吾顯靈通馬辛罡,拜請王孫三相公。
三壇猛將門外請,驅邪殺鬼救萬民。
若有災殃併福惠,邪魔污穢盡皆驚。
弟子一心專拜請,三十六員降臨來。
官將咒
謹請合壇諸猛將,穢跡金剛龍樹王。
北方真武大將軍,瑜伽五部三界輪。
金銀哪吒大菩薩,奉請元帥大將軍。
都天殺鬼虎枷羅,百萬四千大金剛。
成千上萬諸猛將,六丁六甲到壇前。
弟子一心專拜請,合壇官將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術
2、五營咒:
張、蕭、劉、連、李五聖者咒
◎張聖者
謹請法天張聖者,身居泉郡延臨漳。
赤腳修行行正法,兜蛇妙相顯威靈。
金沙橋上番光斗,青龍潭裡早修行。
腳踏火輪去邪穢,手持寶劍斬妖精。
行雲致雨沾世界,書符出相度凡民。
助國救民端妙相,代天行化現真身。
四十五年閻浮世,遊行國土救生民。
辰年辰月飛化身,化身應現在壇前。
左右伽羅五官將,前後駕馬二威兵。
三界祖師盧太平,三壇祖師江仙君。
更有劉連蕭聖者,協力治病去瘟疫。
弟子一心專拜請,張公聖者降臨來。
◎蕭聖者
謹請蕭公大聖者,慈悲威應度眾生。
毫光顯赫耀乾坤,手執寶劍斬妖精。
毫光照耀三度路,親身下降不容情。
山精鬼怪都降伏,城隍社稷各皈依。
慈悲不捨降道場,打開毬內百萬兵。
勇猛哪吒諸猛將,為吾凡間救萬民。
弟子一心專拜請,蕭公聖者降臨來。
◎劉聖者
謹請七臺山上劉聖者,降龍伏虎大將軍。
獅子岩前伏猛虎,金鐘樹下降青龍。
法主加持十八載,劉公聖者展神通。
吾奉玉皇上帝勅,焚香拜請到壇前。
弟子一心專拜請,劉公聖者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連聖者
謹請七臺山上連聖者,林氏六郎有神通。
剪髮光頭惟吾願,少年捨身入僧家。
不怕天高并地厚,不怕山遙江海深。
不怕城隍併社稷,不怕為非不正神。
吾有牢中惟吾法,行罡步斗到壇前。
弟子一心專拜請,連公聖者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李哪吒
謹請靈羅國裡三太子,太子七歲展威靈。
頭縛雙髻紅羅帶,手執金鎗拋繡球。
百萬數千黑白將,牛頭馬面向前行。
鎗刀劍戟如雲雨,三壇會上展威靈。
弟子一心專拜請,哪吒太子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3、仙姑咒:
勤仙姑、何仙姑、紀仙姑、鄧仙姑、李仙姑。
◎勤仙姑咒
請謹仙姑勤小娘,夜判陰間日判陽。
頭戴花冠蓮葉髻,手執葫蘆聽命行。
腳踏七星身佩劍,身騎白鶴到凡間。
娘娘本是天仙女,直到人間救萬民。
弟子一心專拜請,勤氏仙姑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術
◎何仙姑咒
謹請仙姑何小娘,夜判陰間日判陽。
頭戴錦髻金珠冠,手執葫蘆法無邊。
腳踏七星劍光響,身座鵬鳥下瑤臺。
書符咒水行罡法,撒豆成兵到壇前。
鬼驚邪走精怪滅,斬斷凶煞不正神。
官軍壁將聽號令,大法慈悲救萬民。
弟子一心專拜請,何氏仙姑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紀仙姑咒
謹請仙姑紀小娘,夜判陰間日判陽。
頭上頂戴金珠冠,手執葫蘆照世間。
腳踏七星身佩劍,手執寶劍斬妖精。
三十六員隨吾轉,二十八宿聽吾行。
北極殿前護產難,行符咒水救萬民。
弟子一心專拜請,紀氏仙姑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鄧仙姑咒
謹請娘娘鄧仙姑,夜判陰間日判陽。
頭戴花冠龍鳳髻,手執寶劍斬妖精。
捧起葫蘆度男女,腳踏七星滅凶神。
身騎白鶴來救駕,直到人間救良民。
倘有不正凶神煞,聞吾符水不留停。
千處祈求救萬命,神通變化展威靈。
喝起雄兵三千萬,毫光閃閃到壇前。
弟子一心專拜請,鄧氏仙姑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李仙姑咒
謹請仙姑李小娘,神通變化法無邊。
凡是人間女子身,功成行過步真言。
聖見凡間多災厄,扶降枝堂獨真言。
慈濟真君傳秘訣,勤氏仙姑降臨來。
更有三十六員將,惡邪惡鬼化塵煙。
專救瘡痽難產婦,消災降福頭女仙。
有事專心將咒請,來時雲霧真身現。
弟子一心專拜請,李氏仙姑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六、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的關係
台灣開發史上,隨著漢人到來因而法教之流傳至今也源遠長流。現代台灣保持有完整的法教科儀,並且一直在民間盛行。以上三十六官將的咒語都摘錄自澎湖的法教科儀本。因澎湖各宮廟自己培養的小法團都有這些咒語。可說三十六官將與法教科儀關密切。茲列舉說明如下:
1、犒軍:
在犒軍儀式,最後有一要賞「參隨列位神明部下」的小法科儀。因三十六官將一直當宮廟中壇的守衛部將,所以一有犒軍儀式,當然少不了也要順道犒賞一下。
又五營的五大將軍,五大元帥,也是五大聖者(張聖者、蕭聖者、劉聖者、連聖者、李挪吒),終身把守境域,除了每個農曆初一、十五這兩天要定期犒軍,乃至有任何法會也都要犒軍。其實道法二門的犒軍科儀都是以三十六官將的犒賞為主。
2、祭煞:
三十六員官將,本職最具有驅邪除煞的威力,又是傳說中收妖除魔的健將。因此,法教的祭煞儀式,請神咒中一定有三十六員咒的演法。在大洗淨的科儀當中,茲如「發毫光」、「煮油」因目的是驅邪破穢,也一定會用三十六官將咒語與演法,同時步罡也特別威猛。
3、符令:
因三十六員代表其中有三十六位官將,包括有男性與女性,每一位都是道行高強,在鎮煞守衛都會個別借重其名號。所以,營頭將軍鎮守之下有三支竹符,就會從三十六員名號中請出三位敕寫其符,又「安宮」或「安厝」在門窗上貼的符令也都用三十六官將其中任何名號。
4、造橋過限:
法教的造橋過限,其平安橋以一長板櫈代表,四支腳會安四張符,將有兩組人馬,一組是用四聖者(張、蕭、劉、連),或另一組用四仙姑(何、紀、勤、李)等。
由以上敘述可知三十六員官將,在法教的科儀當中經常出現,這也就可看出為什麼在民間信仰當中三十六官將的重要性了。
七、結語:
綜合本文的敘述,神話傳說,乃信仰來源之一。研究玄天上帝信仰,也少不了要敘述三十六員部將的流傳。
台灣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至為普遍,有關三十六員官將的名稱雖大同小異,因這名稱不必太在乎考據問題。也因三十六官將的組合有許許多多不同,因時制宜,可二位一組,可四位一組,可五位一組,有男有女,至為活潑,所以其圖像造型的想像空間也大,有雕塑,也繪畫,當今保存得最古又最有藝術評價的就是台北市保安宮的三十六官將雕像。
因傳說中三十六官將具有收妖除魔的威力,所以在最具特色又保存成套的法教科儀當中都有不少三十六官將的咒語。從其咒語,可看出都在歌頌或讚歎三十六官將的法力。法教當中小法科儀正好可從其咒語加以演法。
台灣是一多元社會,信仰自由,民間信仰多彩多姿,宮廟的三十六官將信仰很有特色,經本文的敘述或語有助於更進一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