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玄派

道教哲學流派。重(音蟲chong),為重複之義。其意從《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來,該派以重玄之義解《老子》,認為老學要義在於「玄之又玄」,以達到哲學思想上的無滯。重玄哲學,始於東晉孫登,後來梁道士孟知周、藏矜,陳道士諸柔,隋道士劉進喜,唐道士成玄英、李榮、蔡子晃、黃玄頤、車玄弼、張惠超、黎元興、杜光庭、王玄覽,皆闡發重玄之義。重玄家融匯佛學的的「雙遣法」,以《莊子》「無為」、「忘心」說為基礎,采佛教破除妄執意,力圖超越玄學,又稱越佛學,將道教哲學深化為一種「重玄」哲學,這就是道教的向老莊哲學復歸且深入發展的標誌。道教重玄學既遣有、無,又遣非有非無;有無雙遣,本跡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方入重玄之境。重玄哲在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思維、修持理論上融會貫通,為內丹學哲學支柱之一。該派盛行於唐,以成玄英最為突出,後杜光庭、陳景元亦繼承其學說,影響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蓮慈聖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