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觀道
亦稱樓觀派。南北朝至隋唐間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道派。該派的創始人為誰,現已難於稽考。《樓觀本起傳》稱,該派由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所創,歷秦至漢,傳承不絕。此說自然不可信。據現存資料看,魏晉時已有道士住樓觀,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對社會影響也不大。樓觀之開始形成為一個道派蓋始於北魏太武帝時。《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載: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馬儉於樓觀,「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其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數百。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經書達萬餘卷」。置樓觀。再後,西魏文帝又恩遇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試以法術。此時大約是樓觀道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樓觀道鼎盛時期,是在周、隋之際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間,樓觀道士王延與嚴達皆諳悉經典,博通法術,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廢佛、道後,曾選王延、嚴達等數十名樓觀道士入通道觀習道。隋文帝開皇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120員,樓觀道的規模和影響更加擴大。至唐代,因皇室認道教教主李耳為始祖,樓觀道士岐暉在李淵起兵時,又贊助過李淵,李淵為皇帝後,對樓觀特別青睞。武德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至高宗時,以尹文操為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安史之亂前,樓觀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漸趨衰落。樓觀道尊尹喜為祖師。此尹喜已非春秋時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後的老子弟子。據稱,當老子將出關時,他曾請老子寫下《道德經》;在老子出關後,又隨老子西去化胡,成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鬥爭中,被道士們塑造成十分顯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繼出現在繼《化胡經》之後的《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書中。樓觀道士將所尊祖師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該派是堅持老子化胡說最力、反佛思想最濃的一個道派。樓觀派以《道德經》為主修經典。《老子化胡經》和與之相關的《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亦受重視。《道教義樞》和《甄正論》有尹喜從老子受《道德經》、《妙真經》、《西升經》的說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韋節傳》說樓觀道士韋節曾「注《妙真》、《西升》等經」。另外,據《樓觀經》佚文,許多樓觀道士又傳習上清經。如《黃庭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天關三圖飛行之經》、《采服日月黃華法》等十五種,足證樓道受上清派影響頗深。樓觀道士的修煉方法,與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種特別方術,而是雜采眾家,符菉、丹鼎樣樣皆習。如行氣、導引、斷谷、服食、吞符菉,但以服食丹砂、丹藥最為普遍。
亦稱樓觀派。南北朝至隋唐間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道派。該派的創始人為誰,現已難於稽考。《樓觀本起傳》稱,該派由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所創,歷秦至漢,傳承不絕。此說自然不可信。據現存資料看,魏晉時已有道士住樓觀,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對社會影響也不大。樓觀之開始形成為一個道派蓋始於北魏太武帝時。《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載: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馬儉於樓觀,「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其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數百。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經書達萬餘卷」。置樓觀。再後,西魏文帝又恩遇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試以法術。此時大約是樓觀道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樓觀道鼎盛時期,是在周、隋之際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間,樓觀道士王延與嚴達皆諳悉經典,博通法術,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廢佛、道後,曾選王延、嚴達等數十名樓觀道士入通道觀習道。隋文帝開皇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120員,樓觀道的規模和影響更加擴大。至唐代,因皇室認道教教主李耳為始祖,樓觀道士岐暉在李淵起兵時,又贊助過李淵,李淵為皇帝後,對樓觀特別青睞。武德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至高宗時,以尹文操為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安史之亂前,樓觀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漸趨衰落。樓觀道尊尹喜為祖師。此尹喜已非春秋時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後的老子弟子。據稱,當老子將出關時,他曾請老子寫下《道德經》;在老子出關後,又隨老子西去化胡,成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鬥爭中,被道士們塑造成十分顯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繼出現在繼《化胡經》之後的《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書中。樓觀道士將所尊祖師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該派是堅持老子化胡說最力、反佛思想最濃的一個道派。樓觀派以《道德經》為主修經典。《老子化胡經》和與之相關的《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亦受重視。《道教義樞》和《甄正論》有尹喜從老子受《道德經》、《妙真經》、《西升經》的說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韋節傳》說樓觀道士韋節曾「注《妙真》、《西升》等經」。另外,據《樓觀經》佚文,許多樓觀道士又傳習上清經。如《黃庭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天關三圖飛行之經》、《采服日月黃華法》等十五種,足證樓道受上清派影響頗深。樓觀道士的修煉方法,與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種特別方術,而是雜采眾家,符菉、丹鼎樣樣皆習。如行氣、導引、斷谷、服食、吞符菉,但以服食丹砂、丹藥最為普遍。
全站熱搜